足球资讯

足球资讯

你的位置:足球资讯 > 产品展示 >

社保“新规”到底新在哪?一纸司法解释,打破了哪些老套路?

点击次数:175 发布日期:2025-08-23

“哎,你听说了吗?单位以后不能跟员工私下说‘不用交社保’了!”

“这不是早就这样吗?咋又成新闻了?”

2025年8月1日,最高法发布的《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(二)》第19条,把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推上风口浪尖。有人叫它“91社保新规”,有人却觉得不过是旧瓶装新酒。到底这次有什么不一样?谁才是真正的受益者?

聊起社保,咱们这些奔五奔六的人最关心啥,无非就是退休后能不能按时领到钱,看病有没有保障,还有万一失业、生娃、工伤怎么办。这“五险”里头,每一样都关系着一家子的安稳。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(2025)》显示,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,其中有近八成靠社会保险维持基本生活——你说,这事能不重要吗?

但现实里,总有单位耍小聪明。有老板拍胸脯:“工资高点儿,别提什么五险一金。”也有员工图眼前多拿几百块,“算了,不交就不交吧。”可最新司法解释摆明态度:这种协议等于白纸黑字没写过,一律无效!用人单位不给员工缴纳社保,被发现后还得掏经济补偿金。这下子,那些只想着省钱的小算盘,可要歇歇了。

其实,这条规定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新鲜玩意儿。早在《劳动法》《劳动合同法》里,就已经明确要求企业和个人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。只是过去判案时,各地做法略有不同,有地方宽松点,有地方卡得紧。“北京大学老龄研究所研究表明,目前全国范围内仍有约12%的企业存在未足额缴纳或漏缴社会保险费的问题。”现在最高法院把话挑明,也算给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。

不过细琢磨下来,新规还有个小疙瘩没解开——如果公司只按最低工资基数给你交社保,而你的实际收入远高于最低标准,这种情况该怎么算?江苏常熟市人力资源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,当地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6%,失业保险总费率仅1%。但不少企业还是习惯走低基数路线,以此减少成本。据国家统计局核准数据,仅2024年全国因低基数漏缴导致职工权益受损案例同比增长9.2%。

各地对这个问题处理方式还真不太一样。有的地方法院认为,只要账户建齐、险种全,不足额部分可以补缴;而天津地区则支持员工以此理由解除合同并索赔经济补偿。这回最高院没有明确回应,是不是以后大家都能讨回公道,还得看后续怎么落实。

身边故事更真实。我邻居李伯,今年78岁,在国企干了一辈子。他退休那会儿,公司把所有五险一金都办妥当,现在每月养老金到账,他逢人便夸:“国家政策靠谱,我晚年踏实!”反观隔壁小张,在私企工作多年,公司一直拖着不给全额买医保。今年突发重病,一查才知道自己的医疗报销额度比别人少了一大截,“省下的钱哪够看病啊!”两家人的晚景差距,就是活生生的教训。

其实大家心知肚明:少交、不交、乱签协议,说白了都是在透支未来。一旦出事,该花的钱一点也不会少,还可能搭上自己应得的保障。“民政部白皮书(2025)”特别指出,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履行社会保险义务监管,是下一步改革重点。不管你是老板还是打工族,都别抱侥幸心理,小聪明玩不得!

所以啊,“91社保新规”虽名声响亮,其实就是把原本模糊地带彻底扫清,让每个人都知道该享受啥权利,该尽什么义务。从今往后,再遇到有人劝你放弃参保证益,多问一句:“你的承诺靠谱吗?”

那么最后小编想问:如果你的公司只按最低标准给你买社保,你会选择维权还是忍气吞声呢?#百家号银发科技# 相关内容详见‘国务院适老化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