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乌冲突三年,中国被俄乌同时拉扯,泽连斯基拒中方安保,特朗普要乌克兰妥协
俄乌冲突的硝烟,一晃三年多了,战场上那种深深的疲惫感,现在是真真切切地传到了大家耳边。仗打得胶着,没完没了,于是,乌克兰战后怎么保障安全,这事儿就成了国际社会绕不开的焦点。
说来也怪,这盘棋,各方不约而同地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国,想让中国在里面扮演个角色,这可把局面搅得更复杂了。俄罗斯最近挺主动,抛出了橄榄枝。
他们提议,联合国安理会那几个常任理事国,大家伙儿一起来给乌克兰做安全保障,点名就提到了中国。可谁曾想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8月21号就直接给回绝了,还把理由说得清清楚楚。
紧接着,中国外交部8月22号也迅速表态,重申了咱们中国在乌克兰这事儿上,立场一直是“客观公正”的。这出大戏,中国夹在中间,期待和挑战并存,还得守住自己的原则,未来的路,怎么走?
老毛子一声吼,乌克兰不接招
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,双方都耗得够呛。现在,战后怎么收场,这事儿已经摆上台面了。俄罗斯最近就乌克兰未来的安全保障问题,表现得挺积极。
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8月20号就公开说了,俄罗斯支持给乌克兰提供实打实的安全保障。他还特意强调,不排斥由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来提供这些保障,这里面就包括了中国和西方国家。
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之前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的时候,普京也明确提过,希望中国能参与到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里头。俄罗斯设想的方案,是让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,也就是俄罗斯、中国、美国、英国和法国,都来当这个“保镖”。
俄罗斯甚至还提议,停战谈判干脆就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框架下进行。拉夫罗夫这番话,国际社会都觉得他背后有深层考量。俄罗斯显然不想乌克兰将来全是西方军队驻守,更担心北约的势力一直往他们家门口扩张。
可俄罗斯这提议刚出来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8月21号就立马回应了。他态度很坚决,明确表示,中国来当乌克兰的安全保障方,门儿都没有!
泽连斯基给出了两个主要理由。首先,他旧事重提,觉得中国在冲突爆发前,没能有效阻止战争,关键时刻“袖手旁观”。其次,他还指责中国给俄罗斯提供无人机零件,说这是“间接援助俄罗斯”。
泽连连斯基认为,中国在冲突里明显偏向俄罗斯,根本不配来当这个安全担保人。他直言不讳地说,自己只信任西方国家,尤其信赖北约和欧洲的力量。
泽连斯基这番话,一下子就在国际上炸开了锅,也暴露出一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。在这种思维下,只要你不像西方那样直接军事援助或者制裁俄罗斯,你就被划到“不援助乌克兰”那一类了。
面对泽连斯基的指责和国际上的议论纷纷,中国官方一如既往地保持了谨慎。要知道,中国官方可从来没主动说过要给乌克兰提供什么安全担保。
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8月22号在记者会上就回应了这事儿。她重申,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中的立场,那可是“光明磊落”的,一直坚持“客观公正”的原则。
毛宁还强调,各方应该用“共同、综合、合作、可持续的安全观”来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。她也表达了中国愿意继续在解决危机中扮演建设性角色的意愿。
中国:这锅我不背!
中国在俄乌冲突里的立场,从头到尾都特别清楚,也一直没变过。从冲突一开始,中国就明确呼吁停火止战,积极推动对话谈判,觉得这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。
咱们中国也一直反对搞什么单边制裁,更反对任何“火上浇油”的行为,觉得这些只会让局势更乱。中国从来没给冲突的任何一方提供过武器。
而且,最近还加强了对无人机这类军民两用物品的出口管制,确保自己的立场得到严格执行。中国提出的“共同、综合、合作、可持续的安全观”,是咱们外交哲学的核心。
这套安全观,就是想解决怎么才能实现长期稳定的根本问题。它不主张搞什么联盟对抗,也不提倡用武力去制衡武力。相反,它强调安全是不可分割的,各国命运是紧密相连的。
这种平衡的立场,体现了中国在复杂历史和现实问题中,拒绝选边站队的外交原则。这也是咱们在国际事务中,一直秉持客观公正态度的基础。
可外界对中国立场的误读和潜在期待,这次事件里也暴露无遗。泽连斯基除了指责中国没能在俄乌冲突前阻止战争,还说中国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中“无所作为”。
他觉得俄罗斯把克里米亚并入自己领土的时候,中国没采取行动。这指责,没考虑到克里米亚危机背后的复杂历史,也忽略了当时乌克兰政局动荡。
国内身份认同严重分裂,还有区域安全结构持续失衡等等这些深层原因。中国一直坚持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,同时呢,也呼吁大家理解各方合理的安全关切。
中国的平衡立场,不应该被看作是“无所作为”,而是拒绝在复杂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中选边站队。那些指责中国的人,可能真正期待的,不是中国采取什么具体行动。
而是希望中国放弃中立,明确选择一个阵营。可这种期望,和中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外交原则是冲突的,也忽视了中国在维护地区稳定、推动和平解决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。
特朗普的算盘,欧洲的心思
地缘政治这盘大棋,变数太多,也深深影响着中国在乌克兰安全格局中的潜在角色。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8月15号,于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市举行了会晤。
这是俄乌冲突爆发后,美俄两国元首首次在美国本土见面,也是自2018年以来两国元首首次在美国本土进行面对面会谈,这象征意义,你说大不大?
会谈结束后,特朗普的表态,可是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施加了不小的压力。特朗普指出,俄乌停火的最终决定权,其实在乌克兰自己手里。
他直言“我们非常接近达成协议”,但强调“乌克兰必须同意,泽连斯基总统必须同意”。当被问到给泽连斯基什么建议时,特朗普就俩字儿:“达成协议”。
特朗普这番话,暗示美国可能有点想从乌克兰危机里脱身的意思,搞不好,甚至不惜损害乌克兰的利益来达成目的。有报道说,特朗普团队计划绕过联合国,打算推动美国、俄罗斯、乌克兰三方直接谈判。
要是这计划真成了,美国就成了整个进程的主导者,而欧洲呢,可能就得被迫承担乌克兰的重建费用。俄罗斯呢,搞不好还能借这机会,减轻点制裁压力。
与此同时,欧洲国家内部在乌克兰安全保障问题上,分歧也挺大的。法国就倾向于建立欧盟自己独立的防卫体系,想增强欧洲的战略自主性。
德国呢,在避免过度刺激俄罗斯方面,表现得比较谨慎,不想采取可能让地区局势更紧张的行动。而东欧国家呢,则希望北约能更深入地介入,寻求更强大的集体安全保障。
这些内部矛盾,就阻碍了欧洲形成一个统一的立场。欧洲国家虽然在安全保障方面表现出挺强的意愿,但俄罗斯强烈反对欧洲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。
再说,联合国安理会因为大国分歧,短期内也难建立起啥有效机制,这让乌克兰面临的处境更加孤立。如果它再拒绝和中国这些新兴的调解力量对话,那孤立感可就更重了。
中立?哪有那么简单
中国到底会不会直接提供安全保障,这事儿一直都备受关注。咱们中方以前对此问题,态度一直挺谨慎的。中国外交部曾明确指出,维和行动,那得满足三个严格条件。
第一,当事方必须同意,这是国际法和主权原则的基础;第二,维和方得严守中立,确保行动的公正性;第三,行动必须在联合国框架内进行,这样才能保证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。
这意味着,如果乌克兰方面就是坚决反对,中国是不可能强制介入其安全保障安排的。不过话说回来,乌克兰的立场,也可能随着局势变化而改变。
要是冲突长期僵持下去,西方支援可能也会慢慢减弱,这或许会促使乌克兰重新审视中国的潜在作用。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德米特里·奥菲采罗夫-别尔斯基副教授。
他曾发表看法,认为西方可能不会接受中国作为安全保障方。这主要是因为西方担忧中国在全球政治影响力增强,这个观点揭示了国际政治中固有的权力竞争本质。
结语:和平,到底等谁?
这场打了三年多的冲突,给俄乌两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,也对全球粮食、能源安全,还有地缘政治稳定,造成了严重的冲击。咱们中国,一直都主张政治解决是唯一可行的出路。
可泽连斯基政府呢,似乎还是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西方的军事援助上,对中立国家的调解意愿,表现得不是怀疑就是排斥。乌克兰如果想获得单方面的保障。
那得它和西方一起,彻底击败俄罗斯才行,可你看现在这局势发展,好像也不是这个趋势啊。如果乌克兰能放弃那种零和博弈的思维,不再误解咱们中国的善意。
那么,和平进程可能真能迎来转机。战争,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。政治对话,虽然过程复杂,但却是唯一的解决之道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热点资讯/a>
- 48岁黄晓明巴黎漫步?黑墨镜修长身材惊艳路人!
- 中方回应普京特朗普9月或在华会晤,信息战下普通人如何自保
- 从青涩到成熟:戚成钢与小孟情感蜕变的必然性解析
- 中央空调买海尔好还是海信更好?售后师傅的一番话,点醒了我
- 空气悬浮风机十大名牌技术对决:国际巨头与国产黑马的能效博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