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球资讯

足球资讯

你的位置:足球资讯 > 产品展示 >

别只盯着KPI了,李世民用一份排名告诉你:谁是功臣,谁是共犯

点击次数:52 发布日期:2025-10-08

这世界很多排名,本身就是一门玄学。

尤其是公司里的组织架构图和年终评奖,你看来看去,总觉得那个排前面的哥们业务能力好像也就那样,而那个在角落里默默无闻的大佬,却好像随时准备把整个公司都给盘下来。

这种“名实不符”的魔幻感,古今通用。

比如大唐开国后,李世民搞了个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行榜,相当于给初创团队的核心员工发期权、定座次。

结果榜单一出来,所有人都觉得有意思了。

黑脸的尉迟敬德,江湖人称尉迟恭,排名第七,稳稳地站在了核心管理层。而白脸的秦琼,江湖人称秦叔宝,直接掉到了第二十四位,也就是榜单的守门员,差一点就没挤进去。

这就很奇怪了。论江湖名望、业务战绩,秦琼当年可是隋唐宇宙的顶流,妥妥的门面担当。尉迟敬德更像是个半路出家的实力派,怎么排位就能把老前辈死死压住呢?

答案很简单,因为在一个组织里,决定你位置的,从来不只是你的KPI,更是你为老板解决了什么性质的问题。

秦琼,堪称一个完美的顶级职业经理人。

他的履历光鲜得一塌糊涂,早年间在隋朝体制内就是王牌员工,跟着来护儿、张须陀这种大区总监干,专门负责啃最硬的骨头,业绩突出到让对手怀疑人生。

后来老东家不行了,市场环境剧变,秦琼开始了他的跳槽之旅。先去了瓦岗军李密那里,发现公司文化不行;又跟着李密打包加入了王世充集团,结果发现新老板更不靠谱,人品有问题。

秦琼的职业嗅觉非常敏锐,他知道跟着这种老板,公司迟早要完蛋,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得搭进去。于是,在一次两军对垒的“项目现场”,他当着所有人的面,带着手下几个核心骨干,直接跳槽到了对面李世民的阵营。

这个操作,放现在就是顶级人才带着团队和客户资源,直接投奔竞对,给老东家一个大大的惊喜。

到了李世民麾下,秦琼的能力得到了彻底释放。他就像一台行走的KPI收割机,专门负责“斩将夺旗”这种高难度、高风险、高回报的核心业务。李世民指哪,他打哪,从美良川打趴尉迟敬德,到虎牢关下冲垮窦建德,秦琼的业务能力,整个大唐集团无人不服。

他就是那种公司的金牌销售,市场开拓的先锋,只要有他在,就没有拿不下的单子,没有搞不定的客户。

但是,你注意秦琼的职业底色,他是一个“良禽择木而栖”的纯粹的职业经理人。他追求的是一个好的平台,一个能实现他价值的明主。他对李世民是忠诚的,但这更像是一种基于商业契约的忠诚。我为你打天下,你给我荣华富贵,公平交易。

而尉迟敬德,走的是另一条路子。

他一开始是刘武周阵营的,后来公司被李世民收购了,他作为被收购方的高管,自然要接受新东家的审视。一开始,大家都不信任他,觉得这哥们来路不明,谁知道是不是个定时炸弹。

尉迟敬德这个人,看着像个莽夫,其实心里门儿清。他知道,想在新公司立足,光有业务能力是不够的,你必须和老板建立“人身依附”级别的信任。

机会很快就来了。虎牢关大战,李世民浪过头了,单枪匹马冲在前面,结果被王世充的人给包了饺子。眼看CEO就要被人一波带走,尉迟敬德单骑杀入,把李世民从人堆里捞了出来。

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业务救援,这是一次“救驾”。尉迟敬德用命给李世民交了一份完美的投名状。从那一刻起,他在李世民心里的定位就变了,从一个“有能力的降将”变成了“可以托付性命的自己人”。

如果说秦琼和李世民是顶级的雇主与雇员关系,那尉迟敬德已经开始朝着“私人心腹”的方向进化了。

真正拉开两人差距的,是那场决定公司命运的终极对决——玄武门之变。

武德九年,李唐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到了极点。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,代表着公司里的“太子党”,和秦王李世民代表的“创业派”已经水火不容。这已经不是业务路线之争了,而是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,堪称史上最硬核的一次管理层收购(MBO)。

在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刻,老板最需要的是什么?不是能帮你开拓市场的销售冠军,而是能帮你清理门户、解决内部问题的“脏活专家”。

尉迟敬德就是这个专家。

在李世民还在为兄弟情谊而犹豫不决,下不了决心搞内部清洗的时候,是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这些核心心腹,天天在他耳边吹风,告诉他:“老板,别犹豫了,再不动手,我们整个派系的人都得被人家一锅端了!这不是请客吃饭,这是你死我活!”

尉迟敬德的话,代表了秦王府所有武将的集体意志,这是把所有人的身家性命都赌在了李世民身上。

玄武门事变当天,尉迟敬德更是把执行力拉满了。他身先士卒,带着七十个亲兵埋伏在玄武门。当李元吉想逃跑的时候,尉迟敬德一箭封喉,直接将其送走,干净利落,解决了李世民最大的一个后顾之忧。

更骚的操作还在后面。干掉了太子和齐王,尉迟敬德没去庆祝,而是穿着还带着血的铠甲,提着长枪,直接带兵冲进了老董事长李渊的办公室,把现场的安保系统全部换成了自己人,物理切断了李渊和外界的一切联系。

然后他站在李渊面前,名为“护驾”,实为逼宫,把一份早就拟好的文件递了过去:“董事长,太子和齐王作乱,秦王已经替您清理门户了。为了您的安全,公司现在的安保由我负责,兵权也请您暂时交给秦王保管。”

这一套操作下来,既当了刽子手,又当了传话筒,还顺便完成了权力交接的安保工作。尉迟敬德以一人之力,包办了这场公司政变中最核心、最肮脏、也最关键的环节。

他为李世民解决的,不是一个市场份额的问题,而是“生存还是毁灭”的根本问题。这是从龙之功,是把自己的脑袋和老板的脑袋捆在一起的终极捆绑。

那么这个时候,我们的金牌销售秦琼在干嘛呢?

史书上很有意思地写着,秦琼“因病休假”了。

这个“病”就很有灵性了。是真的病了,还是不想卷入这场要命的公司内斗,我们不得而知。但结果很明显,在这场决定李世民命运、也决定整个秦王府派系命运的终极豪赌里,秦琼选择了缺席。

他没有站错队,但他也没有站队。

作为一个顶级的职业经理人,这可能是最稳妥的选择。不参与高层内斗,保持中立,无论谁上台,我这身业务能力都有用武之地。

但对于一个刚刚通过血腥手段上位的君主来说,这种“中立”本身就是一种态度。

所以,当李世民坐稳了江山,开始论功行赏的时候,这个排名的逻辑就非常清晰了。

尉迟敬德,第七。因为他不仅是功臣,更是“共犯”,是自己人中的自己人。他解决的是李世民的心腹大患,手上沾了李世民敌人的血,这种忠诚,无可替代。

秦琼,第二十四。因为他始终是个战功赫赫的“功臣”,是公司最优秀的员工,但他也仅仅是个员工。在最关键的时刻,他没有把自己的命运和老板的命运彻底绑定。老板敬重你的能力,但不会把你引为知己。

说白了,凌烟阁的排名,排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业务KPI。它是一份亲疏远近的名单,一份信任度的排行榜。

秦琼守住了职业经理人的底线,得到了善终和一世英名。而尉迟敬德赌上了一切,赢得了老板的绝对信任和更高的政治地位。

没有谁对谁错,只是每个人的职场选择不同罢了。

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,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