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球资讯

足球资讯

你的位置:足球资讯 > 产品展示 >

女子从军驻海岛12年,无望升职,转业离队时被人拦在门口

点击次数:144 发布日期:2025-07-25

声明:本文基于真实社会事件改编,部分情节和对话经过文学化处理,人物姓名均为化名。

"李雯,你不能进去!"

转业办门口,政委张建国气喘吁吁地拦在李雯面前,手里紧握着一份文件。

"政委,我的申请已经递交了。"李雯声音平静,但握着档案袋的手微微颤抖。

"你先听我说完,有些事情你还不知道..."

"我什么都不想知道了。"李雯打断他,"十二年了,我已经想得很清楚。"

政委的脸色突然变得煞白,他看着手中的文件,喉结滚动着,似乎有什么话说不出口。

01

2012年8月,轮渡在海浪中颠簸了三个小时,李雯终于看到了那座她将要驻守的海岛。

"就是这里?"她问船上的老兵。

"对,欢迎来到天涯海角。"老兵咧嘴一笑,"小姑娘,后悔还来得及。"

李雯没有回答。她看着远处礁石上的灯塔,心中涌起一种说不出的壮志豪情。刚从军校毕业的她,主动申请来到这个偏远海岛,就是想在最艰苦的地方证明自己。

海岛面积不大,走一圈不到两小时。整个营区就像一个与世隔绝的小世界,住着不到200名官兵。作为通讯兵的李雯,被分配到信号台工作。

"这里条件艰苦,你一个女孩子能适应吗?"营长王海军看着这个瘦弱的湖北姑娘,语气中带着怀疑。

"营长,我不会给部队添麻烦的。"李雯挺直腰板,声音清脆。

王海军点点头,"那就先试试看吧。"

信号台位于海岛的制高点,是整个营区的通讯枢纽。李雯的工作就是维护各种通讯设备,确保与外界的联系畅通。这份工作需要极强的专业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,因为一旦通讯中断,整个海岛就成了孤岛。

第一天上岗,李雯就遇到了挑战。台风过境,多处线路被吹断,她需要在恶劣天气中进行抢修。

"李雯,你在宿舍待着,我们去修。"班长刘明对她说。

"班长,这是我的工作。"李雯坚持要跟着去。

"女同志就别逞强了。"刘明摆摆手,带着其他男兵出去了。

李雯站在窗前,看着他们在风雨中忙碌的身影,心里五味杂陈。她知道班长是出于好意,但她不想被区别对待。

第二天,通讯设备又出现故障。这次李雯没有等别人,直接拿起工具就往信号台跑。

"这个接口有问题。"她很快找到了故障点,熟练地更换了连接器。

刘明在一旁看着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。"小李,你这技术不错啊。"

"我在学校学的就是这个专业。"李雯擦了擦额头的汗水。

从那天起,大家对这个看起来文弱的女兵刮目相看。李雯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。

海岛的生活单调而艰苦。除了工作,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。晚上,男兵们会聚在一起打牌、聊天,李雯作为营区里仅有的几名女兵之一,往往是独自一人。

"雯雯,家里打电话了。"通讯员小王跑过来告诉她。

李雯赶紧跑到电话机前。电话里传来母亲担忧的声音:"雯雯,那里条件怎么样?吃得好吗?"

"妈,我很好,你们不用担心。"李雯努力让声音听起来轻松。

"听说那个地方很偏僻,你一个女孩子..."

"妈,我是军人,没有男女之分。"李雯打断了母亲的话。

挂了电话,李雯站在海边,看着无边的大海。夜风吹过,带着咸腥的味道。她想起了家乡的山水,想起了大学时的同学,心中涌起一阵孤独。

但她没有退缩。既然选择了这里,就要坚持下去。

02

时间在海岛上过得很慢,但也很快。转眼间,李雯已经在这里待了三年。

2015年春天,营里来了新兵。其中有个叫陈浩的湖北老乡,和李雯是同一批进入部队的。

"李班长好!"陈浩规规矩矩地敬礼。

李雯这才意识到,不知不觉间,她已经从新兵成长为班长了。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,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。

"好好干,这里虽然苦,但能锻炼人。"她拍拍陈浩的肩膀。

陈浩点点头,眼中满是崇拜。"李班长,你在这里多久了?"

"三年了。"

"那你应该快要提干了吧?"陈浩天真地问。

李雯笑了笑,没有回答。提干?她也曾经这样想过,但现实比想象中复杂得多。

营里的男性班长,很多都已经晋升为排长、连长,而她依然是班长。每次有晋升机会,领导总是说她还需要再历练历练。

"李雯同志工作能力很强,但还需要在基层多锻炼。"这是李雯听过最多的评语。

她也曾经主动找过领导谈话。

"营长,我想了解一下自己的发展方向。"李雯在王海军的办公室里说道。

王海军放下手中的文件,"小李,你的工作我们都看在眼里,很不错。"

"那关于晋升的事情..."

"这个嘛,部队有部队的考虑,你还年轻,不要急。"王海军的话听起来敷衍。

李雯心中有些失落,但还是点了点头。

2016年,营里来了新的政委张建国。李雯对这位新领导抱有一丝希望,也许他会更加公正地对待女性军人。

机会很快就来了。通讯连连长的位置空缺,李雯是最有经验也最有资格的候选人。

"政委,我想申请通讯连连长的职位。"李雯鼓起勇气找到张建国。

张建国看了看她的履历,"你的资历确实够了,但是..."

"但是什么?"

"连长的工作责任重大,需要很强的统筹能力和领导力。"张建国斟酌着词句,"你在这方面还需要加强。"

最终,这个位置给了一个资历比李雯浅两年的男性军官。

李雯站在信号台上,看着新连长走马上任,心中五味杂陈。她开始怀疑,是不是自己真的不够优秀。

"李班长,你别想太多。"班里的小战士安慰她,"你是我们见过最好的班长。"

李雯勉强笑了笑。她知道战士们是真心的,但这并不能改变什么。

2018年,陈浩已经成了排长,而李雯还是班长。

"雯姐,要不你申请调回内地吧。"陈浩私下里对她说,"你在这里太委屈了。"

"我不委屈。"李雯的声音有些僵硬。

"可是..."

"没有可是。"李雯打断了他,"我选择留在这里,就没想过后悔。"

但夜深人静的时候,李雯还是会想,自己的坚持到底有什么意义。同期的战友们,有的已经转业成家,有的在内地部队升职加薪,只有她还在这个孤岛上重复着日复一日的工作。

2019年,李雯的父亲生病住院。她请假回家探望,看到父亲躺在病床上苍白的脸,心中涌起强烈的愧疚感。

"雯雯,你也不小了,该考虑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了。"母亲拉着她的手说,"你一个女孩子,在那么远的地方,我们做父母的不放心。"

"妈,我的工作很重要。"李雯的声音有些无力。

"再重要也不能耽误一辈子啊。"母亲叹了口气,"你看你表妹,孩子都会打酱油了。"

李雯沉默了。她也想过成家的事,但在这个海岛上,机会实在太少。偶尔有介绍对象的,一听说她在海岛服役,往往就打了退堂鼓。

回到部队后,李雯的心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,开始怀疑这样的坚持是否值得。

03

2021年,是李雯服役的第九年,也是她人生的转折点。

这一年,部队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调整,很多资历相当的军官都得到了晋升机会。李雯满怀期待地等待着,她相信这次一定轮到自己了。

评选会议那天,李雯被叫到会议室。

"李雯同志,你的工作表现一直很出色。"政委张建国开门见山地说,"但这次的晋升名单,你还是..."

"为什么?"李雯的声音有些颤抖,"我的工作能力、资历、表现,哪一项不符合要求?"

张建国看了看其他领导,"这个,情况比较复杂。"

"什么情况?"李雯追问道。

"部队有整体考虑,你要理解。"王海军在一旁补充。

李雯感到一阵眩晕。她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待了九年,眼看着一批又一批的战友超越自己,而她依然原地踏步。

"是因为我是女性吗?"李雯直接问出了心中的疑问。

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。几位领导面面相觑,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。

"李雯同志,你不要胡思乱想。"张建国最终开口,"部队用人是看能力的,没有性别歧视。"

"那为什么同期的男同志都升职了,就我还在原地?"李雯的声音提高了八度。

"这个...每个人的情况不同。"

李雯不再说话。她知道再问下去也不会有答案。

走出会议室,李雯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模糊了。海风吹过,她感到从未有过的寒冷。

当晚,李雯失眠了。她躺在床上,回想着这九年来的点点滴滴。她想起了初来时的雄心壮志,想起了无数个风雨夜的坚守,想起了家人的担忧和期待。

第二天,李雯找到了通讯连的文书。

"小王,转业的手续怎么办?"她问道。

小王愣了一下,"李班长,你要转业?"

"嗯,帮我了解一下流程。"

消息很快传开了。战士们纷纷跑来挽留她。

"李班长,你别走啊,我们舍不得你。"

"就是啊,你走了我们怎么办?"

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,李雯心中涌起一阵酸楚。她也舍不得这些孩子,但她不能为了他们放弃自己的前途。

陈浩也来了,他现在已经是副连长。

"雯姐,你真的决定了?"他的声音有些哽咽。

"嗯。"李雯点点头,"我想通了,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能改变的。"

"可是你走了,这里就真的没有女班长了。"

"会有新人来的。"李雯勉强笑了笑,"说不定比我更优秀。"

办理转业手续的过程很繁琐,需要各种证明和审批。李雯一步一步地走着程序,心情既忐忑又解脱。

2023年秋天,李雯的转业申请终于获得批准。她将在年底正式离开部队,回到地方工作。

消息传来的那天,李雯站在信号台上,看着远方的海平线。夕阳西下,海面被染成金黄色,美得让人心醉。她在这里看了十一年的日落,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,但这一次,她知道这是最后几次了。

"班长,晚饭时间到了。"小战士跑上来喊她。

"知道了,你们先去,我马上就来。"李雯没有回头。

她需要再看一会儿这片海,再感受一下这里的风。尽管对这里有太多的失望和不甘,但她不得不承认,这里已经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
04

2024年12月,李雯的转业手续进入最后阶段。按照程序,她需要到师部的转业办完成最后的交接。

这是她在海岛的最后一晚。

李雯站在宿舍里,看着已经收拾好的行李。十二年的军旅生涯,最终就浓缩成这几个行李箱。

"李班长,这是我们全班的一点心意。"战士们拿着一个精致的相册走进来。

李雯翻开相册,里面是她和战士们的合影,还有大家写的留言。

"班长,您是我们见过最好的班长,永远不会忘记您。"

"谢谢您教会我们什么是坚持,什么是责任。"

"班长,您要保重身体,有机会一定要回来看看我们。"

看着这些稚嫩的字迹,李雯的眼睛湿润了。

"傻孩子们,我又不是不回来了。"她努力控制着情绪,"以后你们要好好工作,不要让我担心。"

"班长,你会想我们吗?"年纪最小的小张问道。

"当然会想。"李雯摸摸他的头,"你们都是我的兵,永远都是。"

晚上,营里为李雯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欢送会。政委张建国代表营里发言。

"李雯同志在我们营服役十二年,工作勤勤恳恳,任劳任怨,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"他说道,"虽然她要离开部队了,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她的贡献。"

大家纷纷举杯,为李雯送行。

"雯姐,敬你一杯。"陈浩走过来,"谢谢你这些年对我的照顾。"

"小陈,你现在是副连长了,要担起责任来。"李雯和他碰杯,"照顾好那些新兵,他们就像当年的你一样。"

"我会的。"陈浩的声音有些哽咽,"雯姐,你真的不后悔吗?"

李雯沉默了一会儿,"后悔什么?这十二年虽然没有升职,但我学到了很多,也成长了很多。人生没有白走的路,每一步都算数。"

"那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?"

"先回家陪陪父母,然后看看能找个什么工作。"李雯笑了笑,"我还年轻,一切都还来得及。"

深夜,欢送会结束了,李雯回到宿舍。她最后一次巡视了营区,看了看自己工作了十二年的信号台,看了看那些熟悉的建筑。

月光下的海岛显得格外宁静,只有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在夜空中回响。李雯深深地吸了一口海岛的空气,这种带着咸腥味的空气,她可能再也闻不到了。

回到宿舍,李雯给家里打了电话。

"妈,我明天就可以回家了。"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。

"太好了,雯雯,妈妈等你。"母亲的声音充满了欣慰,"你这些年辛苦了。"

"不辛苦,这是我的选择。"李雯说道,"妈,等我回去后,我想休息一段时间,然后找个稳定的工作。"

"好好好,什么都听你的。"母亲连声说道,"你爸爸现在身体好多了,就是一直念叨你。"

"替我跟爸说,女儿很快就回家了。"

挂了电话,李雯躺在床上,望着窗外的星空。明天,她就要离开这里了。十二年的军旅生涯即将结束,新的人生即将开始。

虽然心中有不甘,但她已经释然了。她在最好的年华里选择了坚守,虽然没有得到期望的回报,但她无愧于心。她相信,这十二年的经历会成为她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。

第二天清晨,李雯早早起床,最后一次穿上军装。她在镜子前整理着装,看着镜中那个成熟稳重的女人,想起了十二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女。

时间改变了她的容貌,也改变了她的心境,但没有改变她内心的坚强。

8点钟,运输船准时到达。李雯拖着行李走向码头,身后跟着送行的战友们。

"班长,一路顺风!"

"班长,记得回来看我们!"

"班长,保重!"

李雯挥手告别,登上了轮船。船慢慢驶离码头,海岛越来越远,最终消失在海平线上。

李雯站在船头,任由海风吹乱头发。十二年了,她终于离开了这里。

转业办门口,次日上午9点

李雯穿着便装,手里拿着装有所有证件的档案袋,准备走进转业办完成最后的手续。

这一刻,她等了整整一年。

就在她即将踏进门口的瞬间,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。

"李雯,你不能进去!"

05

李雯回头,看到政委张建国满头大汗地站在她身后,手里紧握着一份还带着体温的文件。

"政委?你怎么在这里?"李雯疑惑地问道。

张建国的脸色异常苍白,他看了看转业办的门,又看了看手中的文件,喉结滚动着,仿佛有什么话卡在嗓子里说不出来。

"李雯,我需要和你单独谈谈。"他的声音有些颤抖,"关于你的转业申请,有些情况...有些情况发生了变化。"

李雯皱了皱眉头,"什么变化?我的手续都办完了,今天就是最后一个程序。"

"不,你听我说。"张建国深吸了一口气,"昨天晚上,我收到了一份来自总部的绝密文件。"

他颤抖着手,展开了那份文件。李雯看到文件的抬头印着鲜红的大字,旁边还有鲜红的"绝密"印章。

"这是什么?"李雯的心开始不安地跳动。

"这是一份关于你...的调查报告。"张建国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。

听到这句话的李雯感到头脑一阵眩晕,没想到自己这么多年积攒的失望居然是因为....

"李雯,你知道你的父亲是谁吗?"

李雯愣住了,"我父亲?我父亲就是个普通的退休工人,这和我转业有什么关系?"

张建国摇摇头,"不,不是这个父亲。我说的是你的生父。"

"生父?"李雯仿佛被雷击中一般,整个人僵在了原地。

"你母亲没有告诉过你,你是领养的。"张建国看着她震惊的表情,"而你的生父,是原海军副司令员李国强。"

"这不可能...这绝对不可能..."她喃喃自语。

"李国强将军在1991年因公殉职,当时你才三岁。"张建国继续说道,"因为涉及军事机密,你的身份一直被严格保密。你的养父母也不知道你的真实身份,他们当年只是被告知要收养一个孤儿。"

李雯的脑海中一片空白。她想起了童年时那些模糊的记忆片段,想起了养父母偶尔流露出的奇怪表情,想起了自己为什么会对军队有着天然的向往...

"那我这十二年..."她的声音颤抖得厉害。

"这十二年,你一直在被观察,被保护。"张建国的声音充满了复杂的情感,"总部对你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,包括你的每一次申请晋升。"

"所以我一直没有被提拔,是因为..."

"是因为你的身份太特殊了。"张建国点点头,"一旦你被提拔到一定位置,就必须进行更严格的背景审查,到那时,你的身份就会暴露。为了保护你,上级一直压着你的晋升。"

李雯感到双腿发软,她扶着墙壁才没有倒下。

"那现在为什么要告诉我?"

"因为你要转业了。"张建国苦笑道,"一旦你离开部队,总部就失去了对你的保护。而且..."他停顿了一下,"你的生父当年留下了一笔巨额抚恤金,按照规定,应该在你满35岁时给你。"

"抚恤金?"

"三千万元。"张建国说出了一个让李雯震惊的数字,"这笔钱这些年一直在银行里增值,现在已经超过五千万了。"

李雯觉得整个世界都在旋转。她无法相信,自己居然是一位将军的女儿,而且还有一笔巨额遗产等着她。

"那我这十二年的坚持,是不是就是个笑话?"她的声音带着哭腔。

"不,李雯,恰恰相反。"张建国认真地看着她,"你的坚持让所有人都看到了你的品格。如果你知道自己的身份,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李雯了。"

"可是我失去了十二年的青春,失去了正常的人生..."

"但你得到了更宝贵的东西。"张建国打断了她,"你得到了真正的自己。"

他从公文包里又拿出一份文件,"这是总部的决定。如果你愿意,可以重新回到部队,以少校的军衔进入总部工作。你的过往经历将成为你最宝贵的资历。"

李雯接过文件,看着上面的军衔和职位,心情复杂到极点。

"如果我选择转业呢?"

"那你会得到应有的抚恤金,总部也会为你安排一个合适的工作。"张建国说道,"但从此以后,你就真的成了一个普通人。"

李雯站在转业办门口,感到人生的十字路口就在眼前。一边是她向往了十二年的正常生活,一边是重新开始的军旅生涯。

"我需要时间考虑。"她最终说道。

"我理解。"张建国点点头,"但是李雯,不管你选择什么,都要记住一点——你的父亲会为你感到骄傲的。"

李雯抬头看着天空,想象着那个她从未见过的父亲。也许,正是他的血液在流淌,才让她有了十二年如一日的坚持。

"政委,我想知道,我的生父是个什么样的人?"

张建国的眼中闪过一丝敬意,"李国强将军是我们海军的传奇人物。他在执行一次绝密任务时遭遇意外,为了保护战友,主动承担了最危险的工作,最终壮烈牺牲。他生前最大的遗憾,就是没有看到女儿长大成人。"

听到这里,李雯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。

"他留下过什么话吗?"

"有。"张建国从文件夹里拿出一个泛黄的信封,"这是他临终前写给你的信,按照他的遗愿,要在你成年后交给你。"

李雯接过信封,感受着上面那份沉甸甸的父爱。

"我可以现在看吗?"

"当然。"

李雯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,里面是一页用钢笔写成的信:

"我的宝贝女儿:

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,爸爸可能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。爸爸很抱歉不能陪伴你长大,不能看到你成为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。

如果有一天你选择了军人这条路,爸爸希望你记住:当一名军人最重要的不是军衔有多高,而是内心有多坚强。真正的强者,是能够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发出最亮的光。

不管你将来做什么工作,都要记住你是李国强的女儿,要有军人的品格,要有不屈的精神。

爸爸永远爱你。

李国强 1991年5月20日"

李雯读完信,已经泪流满面。她终于明白了,为什么自己能够在海岛上坚持十二年,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放弃过理想。

原来,这一切都有答案。

"政委,我想回海岛。"李雯擦干眼泪,声音坚定地说道,"不是因为军衔,不是因为金钱,而是因为那里有我十二年的青春,有我的战友,有我的责任。"

张建国愣了一下,"你确定吗?你可以有更好的选择。"

"我确定。"李雯点点头,"我要回去继续当我的班长,继续在信号台上守护那片海。这是我的选择,也是我父亲会支持的选择。"

"那抚恤金的事情..."

"设立一个基金吧,专门资助那些在偏远地区服役的军人子女。"李雯说道,"我想这是我父亲最愿意看到的。"

张建国深深地看了她一眼,然后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。

"李雯同志,欢迎回到人民军队!"

李雯也敬了一个军礼,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自豪感。

三天后,李雯重新回到了海岛。战士们看到她的时候,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
"班长,你怎么回来了?"

"想你们了。"李雯笑着说道,"而且,我发现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家。"

陈浩跑过来,"雯姐,听说你不转业了?"

"嗯,不转了。"李雯看着远方的海平线,"我想通了,有些东西比升职更重要。"

"什么东西?"

"比如坚持,比如责任,比如...不忘初心。"

夕阳西下,李雯又一次站在信号台上。海风吹过,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宁。

她知道,这一次,她真的找到了自己的答案。

不是所有的坚持都会有回报,但坚持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。不是所有的军人都能成为将军,但每一个军人都可以成为英雄。

就像她的父亲说的:真正的强者,是能够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发出最亮的光。

李雯决定,要在这个海岛上继续发光,不为别的,只为心中那份军人的荣誉和责任。

后记:

李雯的故事在部队里传开了,但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。大家只知道,有一个女班长,在海岛上守了十二年,差点转业,最后又回来了。

她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,也让更多的女性军人看到了希望。有时候,坚持本身就是一种胜利,不需要任何其他的证明。

而那个李国强基金,也在李雯的倡议下正式成立,资助了数百名军人子女完成学业。

李雯继续在她的岗位上发光发热,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什么是军人的品格,什么是不屈的精神。

有人问她是否后悔,她总是笑着说:

"人生没有白走的路,每一步都算数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