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湘战胜刘文辉后意外收兵不再穷追,众人困惑,他道:让幺爸留守雅安
1933年夏末,四川西线炮声未停,刘文辉只剩两万多人从雅安撤到汉源,差一点就被连根拔起。可怪的是,兵临城下的刘湘没有穷追,甚至把雅安还了回去。这不是电视剧桥段,而是史实。那么问题来了:一场你死我活的争夺,为何在最后时刻急刹车;仁义,算计,还是两者皆有;
站在当时的城墙上,一边是主张一鼓作气“斩草除根”的将领,一边是刘湘的顾虑:对手是自家幺爸,还曾相互扶持。更吊诡的是,8月28日,刘湘炮击雅安,一发炮弹正中刘文辉的烟榻,侍从当场毙命,刘文辉死里逃生,部下有人趁乱倒戈。按常理,这种局势最易收网。但刘湘偏偏收手,还把占到手的城交还。这背后到底是亲情还是布局,暂且按下不表。
要解这道题,得从根上说。刘湘生于1890年,出自四川陆军速成学堂,早年参加讨袁与护国,1917年做到川军第一师旅长,行事稳,军事素质不差。刘文辉生于1895年,保定军校高材生,回川后在大哥建议下投靠堂侄刘湘,但被转荐到陈洪范部任参谋。两人虽不在同一部队,却一前一后拉扯着往上走。刘湘多次运作,把刘文辉从参谋推到旅长,再派去宜宾驻扎。宜宾是长江上游重镇,既是物资集散地,也是云贵要道。刘文辉在当地握住军政财文四杆枪,靠四哥刘文彩在地方盘根错节,垄断烟酒、茶叶与运输,扩军购械,实力突飞猛进。老百姓的感受却直观:抽税加码、借贷高息,米袋子鼓的是军队,瘪的是民间。这种权钱合流的扩张,为后来的“二刘争川”埋下火种。
表面平静从1921年开始。那年刘湘被推为四川省省长兼各军总司令,名义上握盘子,实际上四川军阀林立,各自为阵。刘文辉此时不过一名旅长,却在宜宾发展得风生水起。刘湘既要用他,又担心养虎。1922年,“刘熊大战”爆发,熊克武联合刘成勋、邓锡侯、田颂尧、赖心辉猛攻刘湘。局面凶险,刘文辉从宜宾火速入渝,担任重庆卫戍司令,为刘湘守住后方。但这仗,刘湘还是败了,只能回大邑安仁闲居,总结教训。刘文辉护送他返乡,自己则意识到一个冷冰冰的规律:四川局势瞬息万变,只依附一人容易同归于尽。此后他开始“合纵连横”,一头联络保定系,一头与速成系合作,左右逢源,反而迅速坐大。1923年7月,南北对峙加剧,他与杨森、邓锡侯等十余将领拥刘湘出山,10月第二次“刘熊大战”时虽然没有出兵,但大把出钱,最终熊克武退出四川,刘文辉分得兵力与地盘,还被派攻叙府南六县,成为刘湘的主要助手。
随后,刘湘获北洋政府任命为川康边务督办,权势更盛;杨森也不甘示弱主动挑起“四川统一之战”。刘文辉虽然一度败给杨森撤往成都,但刘湘拉拢邓锡侯、袁祖铭击败杨森,杨森出川。刘文辉失而复得,接掌川东部分防区,任军务帮办。此后他们联手对付刘成勋、赖心辉、袁祖铭,刘湘权势扩大,刘文辉借势占川南二十余县,兵力数万。到“下川东之战”,资中、内江、隆昌、荣昌等地又交由刘文辉,川东一度被其理顺。格局很快定型:刘湘、刘文辉、邓锡侯、田颂尧四分天下,其中二刘最强。1928年,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刘湘为川康裁编军队委员长、刘文辉为四川省主席,刘湘任第21军军长,刘文辉任第24军军长。1929年4月,杨森、李家钰、罗泽洲等不满刘文辉拥刘湘,结成同盟攻之,刘文辉反手一击,拿下遂宁、南充、顺庆等地,地盘坐大,县城七十余座、部队十二万以上。一山难容二虎的尴尬,从此写在天上。刘文辉在成都办国政学校,搞甲级参谋、兵工、炮兵、无线电训练,还教经济、历史、社会发展史,羽翼渐丰。两人政见分道:刘湘主张“拥蒋统川”,以求在全国棋局中自保;刘文辉思路更激进,扶持胡若愚入滇、支持王家烈在黔,反对蒋介石,亲近汪精卫、冯玉祥。刘从云一句“一山不容二虎”,像一把钉子钉在双方心头。表面合作仍在,暗潮已起。
火线从1931年点燃。年初,刘文辉花两百万元从欧美购来的飞机零件,运经刘湘地盘时被扣。他带人赴渝奔丧,分送范绍增三十万、陈兰亭十五万,想打通关节取回物资,结果被告发,钱打水漂。随即他派人谋刺刘湘未遂,又断了重庆粮道。矛盾公开化。1932年10月,二人交战正式爆发,刘湘先动手反先败。为挽回局面,刘湘三招齐下:一拖谈判争时间;二电请邓锡侯、田颂尧夹击;三重金策反刘文辉部属。配合刘文辉在泸州、荣威的失误,战线迅速逆转,川北、上川东、川南失守。刘文辉被迫与刘湘言和,转身对付抢地的邓、田。他又想设宴除掉邓锡侯,事情泄露,反被邓军困住。刘湘见势,再度入场,与邓锡侯组成“安川军”痛击刘文辉。1933年8月,刘文辉退守雅安。28日,刘湘炮击城内,炮弹直落刘文辉常坐的烟榻,侍从殒命,特科团一名营长倒戈并带走两个营。刘文辉惊魂未定,率两万余人撤至汉源。就在所有人以为大结局到来之时,剧本翻转:刘湘下令收兵,还把雅安归还。此前的亲情伏笔与权衡布局,在此刻合拢:既不给家族留下血债,也借刘文辉牵制邓锡侯,避免“养大第二个对手”。
枪声停了一阵,四川表面统一,危机却换了形态。刘湘允许刘文辉在雅安周边驻守,保留部分兵力,并预留西康建省后的军政位置,既安抚,又限高。收编来的部队与地盘让刘湘坐稳四川第一强,其他势力纷纷靠拢。邓锡侯担心报复,只能跟进站队。格局进入一种“强者一大,余者多小”的静态平衡。抗战爆发后,刘湘号召川军出川抗日,自己亲赴前线,1938年病逝汉口,遗言强调抗战到底。其后岁月,蒋介石持续渗透西康,刘文辉以自保为先,与中央关系愈发紧。到解放战争末期,他与邓锡侯、潘文华联合通电起义,促成西康和平解放。1976年6月,刘文辉病逝北京,享年八十二。昔日豪强收刀入鞘,晚年主抓西康农业、经济、教育,留下可量化的民生改观。临终前,他劝子女远离政军路线,一句“就到此为止”的自述,像对过去几十年的画上句号。看似平息,其实留下一串问题:地方坐大与国家统一如何平衡;个人恩怨与全民利益如何取舍;历史把答案留给后人。
直说一点:把雅安还给刘文辉,是大气还是算计。站在反方立场看,所谓“亲情”,正好解决了“做大一家、钳制一家”的权力需求;所谓“不赶尽”,刚好换来“以战谋统”的政治红利;所谓“顾全大局”,顺手完成了“强者一大”的布局。矛盾在哪里:既说四川统一,又让对手在西康活着;既说拥蒋统川,又纵横多方下注。表面像一堂家法,细看是一盘算术。若一定要夸,那就夸一句:这手棋下得稳,稳到对手没翻身,稳到自己不背骂名。
刘湘留刘文辉一线生路,是胸怀,还是筹码。支持者说这是收束全局的高明安排,反对者说是把地方割据换个包装继续延续。历史选择了短期稳定,还是长久之计。若是你,更愿意看到一战到底的清场,还是用人制人的平衡。评论区见真观点。
热点资讯/a>
- 48岁黄晓明巴黎漫步?黑墨镜修长身材惊艳路人!
- 从青涩到成熟:戚成钢与小孟情感蜕变的必然性解析
- 中方回应普京特朗普9月或在华会晤,信息战下普通人如何自保
- 中央空调买海尔好还是海信更好?售后师傅的一番话,点醒了我
- 40集谍战剧!于和伟王丽坤主演,全员实力派,值得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