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球资讯

足球资讯

你的位置:足球资讯 > 新闻动态 >

我国高铁螺母99%国产:唐氏螺母成本降一半,高铁防松技术专利如何绕开哈德洛克

点击次数:119 发布日期:2025-09-18

每次看到网上有人说“中国高铁离不开日本螺母”,我就想笑。这谣言传了十几年,居然还有人信?上周工程师群里又吵起来,中车的朋友气得直拍桌子:“99%的螺母都是国产的,哪来的‘卡脖子’?”我在高铁配件行业干了十年,可以明确告诉你:中国高铁早就不靠进口螺母活着了,反倒是德国人现在跑来买我们的技术。

日本哈德洛克公司的偏心螺母确实有点东西,设计歪斜防松动,但灵感其实来自中国榫卯结构。他们说是从日本鸟居得到的启发,可鸟居不也是学中国古代建筑?2008年高铁研发初期,中车确实用过日本螺母做测试,就像学生考试先抄答案。但量产时问题来了——一列高铁需要几万个螺母,全进口成本爆炸,而且日本货工艺复杂,震动环境下容易出毛病。

当年有工程师放狠话:“测试可以用日本货,量产必须国产!否则供应链被卡,火车跑一半没零件了怎么办?”后来真有人解决了这问题——唐宗才,一个闷头搞技术的工程师,发明了“唐氏螺母”。原理简单到离谱:两个螺母反向拧紧,互相咬合防松动。成本直接砍半,寿命还比日本货长。去年我去他工厂,车间里一堆德国工程师围着学技术,嘴里念叨:“你们进步太快了。”

总有人觉得“外国的月亮圆”,认为中国只会模仿。但专利这东西,光抄图纸是侵权的,得另辟蹊径。唐宗才天天在车间折腾零件,硬是把小螺母玩出花来。现在中国高铁螺母国产化率超99%,雨芯、静毅这些企业的生产线全是自动化,早就不看别人脸色了。当年说“给图纸也造不出”的人,现在闭嘴了吧?

更打脸的是,日本哈德洛克最新的宣传册里,偷偷把中国螺母技术当对标案例。以前是我们学他们,现在反过来了。不只是螺母,高铁的转向架、轴承、制动系统,国产化率都在90%以上。那些嚷嚷“没进口零件高铁就趴窝”的人,该更新数据库了。

最解气的是,中国螺母现在出口欧洲。德国采购商专门跑来谈合作,问能不能帮他们设计更轻的型号。放十年前,谁敢想这画面?唐宗才40多岁才搞出这项技术,哪有什么天才,全是硬磕出来的。中国制造就是这样,骂声越多,进步越快。

下次再看到“中国高铁靠日本螺母”的谣言,直接甩数据:99%国产,出口欧洲,日本企业偷偷学我们。技术摆在这儿,瞎编的人该歇歇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