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拿大外长上门求和,一场自作自受的贸易困局
2024年10月,加拿大政府高调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%关税,对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%关税,理由是为“保护本土产业”。 这一举动被广泛视为向美国递交“投名状”,试图在《美墨加协定》重谈前换取政治筹码。 然而,这一决策直接触发了中方的对等反制。2025年3月,中国宣布对加拿大菜籽油、豌豆等商品加征100%关税;8月14日,再对油菜籽征收75.8%保证金,彻底击中加拿大农业命门。
加拿大是全球最大油菜籽出口国,中国曾是其主要市场,年贸易额高达36亿至49亿美元。 中方的反制措施让加拿大西部农业省份遭遇重创。 萨斯喀彻温省和阿尔伯塔省的4万名种植户人均损失数万美元,大量加工厂停工,工人被迫放假。 加拿大农业联合会报告称,若僵局持续,全国30%的中小型农场将面临破产风险。 压力之下,萨斯喀彻温省省长莫伊于2025年9月亲自访华求情,要求联邦政府“取消对华电动车关税以换取中方让步”。
加拿大原本指望通过对华强硬讨好美国,但结果却是两头落空。 2025年7月,美国突然对加拿大钢铝产品加征50%关税,汽车零部件关税也提高至50%。 此外,美国并未向加拿大开放农产品市场,反而维持贸易壁垒。 这种“被盟友背后捅刀”的处境,让加拿大彻底陷入战略被动。
阿南德此行被曝可能提出两项交换条件:一是审查对华电动车关税,二是推动能源合作。但这些筹码在中方看来缺乏诚意。取消歧视性关税本是世贸规则要求,而非“额外让步”;能源合作上,中国已与俄罗斯、澳大利亚等国建立稳定供应链,加拿大液化天然气项目因成本高、周期长,吸引力有限。 更关键的是,加拿大始终未摆脱对美外交依附,中方对其政策反复存有疑虑。
中国外长王毅此前已明确表态,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和无端打压中国企业。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也曾指出,反制措施非永久性,但前提是加方拿出“切实诚意和行动”。 目前,中国已加速供应链多元化,澳大利亚取代加拿大成为油菜籽主要供应国,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等“一带一路”国家也纷纷抢占市场空缺。 对中方而言,加拿大是否止损,已非紧迫议题。
热点资讯/a>
- 80万中产家庭吐槽:被杭二闺女今年的教育开销吓到了!
- 爽肤水品牌排名前十,挑选适合你的理想产品
- YOSHIKI哀悼车祸去世的YOSHI 后者曾参加其节目
- 双面身份曝光,影帝醋王甜蜜小娇妻竟是全能助理,娱乐圈炸锅!
- 智慧电力护航“钢铁丝路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