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球资讯

足球资讯

你的位置:足球资讯 > 新闻动态 >

一声不响造了7艘准航母,美国才发现,原来真正对手已不是俄罗斯

点击次数:155 发布日期:2025-10-11

最近亚太这片海,风浪压根没消停过。日本在这其中的动作,逐渐变得让人越看越心里发毛。

要是十年前说起日本的海上自卫队,大多数人还只觉得他们是在帮美国打下手,没想到这几年一艘艘大块头下水,怎么看都不像仅仅是“防御用”的船。

日本其实早就开始悄悄扩充家底。90年代末,他们就已经把“大隅级”登陆舰搬上台面。

说是登陆舰,其实能装能载,光排水量就能赶上不少国家的主力战舰,甲板上还能停直升机。后来又是一艘接一艘,几年下来,三艘大隅级就把日本海自的底牌垫得结结实实。

这些船在外表上还算低调,但细看无论是飞行甲板还是船体分区,都透着“准航母”的味道。

到了新世纪,日本胃口更大。2009年,“日向级”驱逐舰登场,外形怎么看都像是把迷你航母修得更精致,能带十几架直升机。

说是反潜,其实谁都明白,真要动动改造的心思,完全能换成固定翼飞机。

后边的“出云级”就更直白了,吨位、甲板长度、起降空间全都升级,表面还是打着直升机驱逐舰的旗号,实际上已经给后续改装留下了充足余地。

现在日本手里攥着四艘直升机驱逐舰,再加上三艘大隅级,七艘“准航母”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凑齐了。

这些年日本一边在国际上装低调,合同层层审批,国内造船厂却没闲着。日本造船业本来就很能打,给全球不少国家的军舰配过零部件。

按说他们宪法里明令禁止发展进攻性武器,可日本人总有办法绕着走。明明是航母偏要叫驱逐舰,国际社会看着,也就是美国拍板,别人基本睁只眼闭只眼。

到了2024年,海上自卫队干脆来个大升级。组织架构全面调整,把自卫舰队改成水上舰队,下面的护卫队数量减少但每支战斗力更强。

每队标配一艘直升机驱逐舰和宙斯盾舰,再加两艘通用驱逐舰。剩下多出来的船则专门用来两栖作战或者扫雷。计划2026年正式搞定,训练重点也转向信息战和两栖登陆。

乍一看像是为配合美军,其实日本自己的算盘也打得很精。

日本之所以敢这么折腾,底气还是来自经济和军工业。防卫预算年年涨,2024年直接突破6万亿日元,占GDP的1.3%。

他们不仅自己鼓捣,还主动和美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搞联合演习、拉情报互换。美国一直是他们的靠山,可现在美国自己也有点坐不住了。

2025年刚过一半,美日贸易摩擦又冒头。特朗普一上台,立马把关税政策拿出来晃。美国直接给日本下通牒,威胁汽车和零部件加25%关税,钢铝铜更狠,直接翻倍。

韩国一听风声都慌了,赶紧派高官和美方磋商,表示愿意投资拉近点关系。日本倒是硬气,自民党高层直接怼回去,说你们这一套我们不吃。

新首相石破茂上台后,态度比以前更强硬。7月底美国白宫公布协议,关税能降到15%,但条件是日本要在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。9月,协议落地,日本的出口依旧没停。

美方表面上说满意,心里到底怎么想,谁也说不准。

美国那边的动作也不少。9月开始,海军在印太部署明显加强,把航母从大西洋调过来。特朗普嘴上说欢迎日本投资,可话锋一转又提醒美国得防着日本野心。

美国盯着俄罗斯的黑海局势,结果东亚这头日本一系列动作,让美国有点分身乏术。

这些变动对我们压力不小。东海的渔业争端,本来就复杂,日本的准航母一到,局面立刻紧张。我们这边雷达、卫星24小时在线,国防压力明显加大。

外交上也没闲着,东盟那边积极推进对话,到了9月,中日韩三国峰会,议题直接上升到区域安全和经贸合作。

总的说来,日本这些年海上扩军的步子越来越大,表面一套,私下又一套。美国虽然是他们老大哥,但双方博弈也越来越明面化。

对于我们来说,这些变化既是压力也是提醒,亚太局势风浪有多急,谁都得拿出点真本事来应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