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堰双高路要通了!3公里连高速接高铁,10分钟换乘+省千万成本,城北焕新
要说这条路的定位,那可不是普通的小路,它身上扛着“大枢纽”的活儿。它是“双高联动”的纽带,一边连着凉银高速十堰西出口,一边接汉十高铁十堰东站,以后从高速下来换高铁,不用再绕来绕去,10分钟就能接上,这“无缝换乘”可不是说说而已。而且它还把凯旋大道、郧阳路、十堰大道、玄岳大道等7条主干道串了起来,形成像“鱼骨”一样的放射路网,不管是去城区哪个方向,都能从这条路上快速转过去,你说方便不方便?
它还是区域发展的“破壁者”。张湾区有不少汽车制造、装备加工的厂子,以前拉原材料或者送成品,得绕着城走,光在路上就得花半小时。等双高路通了,这些企业再也不用受这“绕城”的罪,运输效率能提一大截。另外,十堰2025年获批了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,双高路就是这个枢纽的核心通道,以后公路、铁路、航空、水运的货物都能通过它顺畅转运,多式联运的优势就能真正发挥出来了。
再说说这路的工程硬实力,里面藏着不少“硬核”技术。先看神定河大桥,全长708米,是分体式的双向四车道,光中间跨河的部分就有98米,这在区域内都是少见的纪录。桥墩更是厉害,最高的有66米,就算山区遇到大洪水,也能稳稳扛住。还有八亩地隧道,是两个洞分开的,左洞442米,右洞448米,施工的时候遇到了容易破碎的岩层,工程师们用了新的支护技术,才把这个难题解决了,现在隧道里开车又安全又平稳。
更让人放心的是,这条路还藏着“百年基因”。地下埋了三层管网,最上面是雨水管,中间是污水管,最下面是电缆沟,一层一层分得清清楚楚。这样一来,以后就不用老挖开马路修水管、换电缆,“马路拉链”的麻烦事就能少很多。而且路基打得特别扎实,20米深的桩基再加上山体挡土墙,去年这儿下暴雨的时候,这段路一点损坏都没有,这质量经得起考验。
这条路通了,带来的变化可是多方面的,先说说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。从时间上算,以前张湾工业园到高速口,开车得1个小时,现在20分钟就能到,就这一项,每年能给企业省上千万元的物流时间成本。还有阳光社区、东风社区的上万户居民,以前小区周边路不好走,救护车有时候都难进来,双高路通了之后,这条“生命通道”就畅通了,大家心里也能更踏实。
经济方面的变化也很明显。路边的物流园已经吸引了3家快递企业入驻,有了这条便捷的路,区域内发货成本直接降了15%,不管是企业发货还是老百姓寄东西,都能少花钱。沿线那些还没开发的地,价格预期能涨30%,现在已经有商业综合体在规划布局了,以后城北逛街、消费的地方会越来越多。
对城市北拓来说,这条路更是个“引擎”。以前不少年轻人觉得城北位置偏,不愿意回来工作,现在路通了,交通方便了,就业机会也多了,像老陈的儿子,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,听说家里这边交通变好了,企业也多了,就辞职回了十堰找工作。而且这条路还预留了未来发展的接口,比如专门留了自行车道的位置,还规划了80个低空物流垂直起降点,以后说不定无人机送快递、送生鲜都能在这儿实现,特别有前瞻性。
从交通经济学的角度看,这条路也是个好例子。总共投资6.62亿元,却能带动区域GDP每年增长2%,这就是“短路效应”——路虽然短,但能把堵点打通,产生的效益却很大。它还为山区城市提供了一个“以短促长”的样本,不用非得修很长的路,只要选对位置,把关键节点连起来,就能发挥出长远的辐射效应。
未来还有更多协同规划。公交公司已经计划把2路和18路公交的线路延长,直接接到高铁站,解决大家坐高铁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问题,以后坐公交去高铁站就方便多了。还打算和武当山机场联动搞低空物流,规划了50条无人机航线,以后山里的新鲜农产品,比如木耳、香菇,用无人机就能快速运到机场,再发往全国各地,能让更多人吃到十堰的好东西。
等第一辆货车稳稳驶过神定河大桥,那钢铁桥面和沥青路面的温度,会慢慢变成张湾区发展的脉搏。这3.19公里的路,不只是把空间距离缩短了,更像是一次“时空折叠”,让十堰从以前的“山城”,一步步朝着“枢纽城”迈进。以后的城北,以后的十堰,只会越来越有活力。
路短不是缺点,能通关键才是亮点;投资不多不算事,能解难题才是本事。一条双高路,改的是交通,兴的是产业,暖的是民心,这就是十堰发展里,最实在也最动人的样子。
热点资讯/a>
- 苏超开赛,安徽比江苏还散装
- 何小鹏只花28万,让雷军为小鹏G7“代言”?
- 5000w的比尔全是问题500w的比尔全是优点, 快船为啥这
- 老外游客吃油条忘给钱,次日带翻译过来道歉,店长一句话让老外震
- 电影《灌篮高手》换配音演员引批评 片方发声回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