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奇微晚年谈及抗美援朝:南韩军见中国部队后撤退
李奇微老将军晚年回忆起抗美援朝战争时说,南韩军队一见到中国军队,就赶紧逃跑。
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参考和交流。
请先点击“关注”按钮,这样我们以后就能继续给您推送更多好文章了。同时,您还可以和朋友们一起讨论和分享,您的支持是我们持续创作的动力!

开头的话
1951年元旦,志愿军发动第三次战役,战斗一打响,南韩军队就乱了阵脚。临津江南岸,到处是逃跑的士兵,场面混乱得像一场逃兵表演赛。其中,南韩第一师的士兵更是排着队往回跑,生怕晚一步就赶不上撤退的卡车,甚至有人直接爬到车顶上,生怕被落下。当时,李奇微虽然没骂他们,却也实话实说了这些士兵的表现。
美军顾问惊呆了,李奇微则愤怒地写了一份报告,形容部队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逃。
他自己心里明白,中国军队不仅战斗勇猛,而且计划周密:弹药发射精确到秒,战术部署紧密无间,敌人的防线一夜之间就被击溃。这一仗,不仅摧毁了临津江的防御,也让李奇微对战争的看法彻底改变。
元旦那天,随着一声炮响,韩国军队纷纷从车上跳下。
1950年12月31日晚上,志愿军第三次战役开始。天还没亮,116师的炮兵部队已经悄悄在临津江北岸部署好了,70门火炮藏在雪地里,一动不动,足足等了18个小时。
午夜刚一到,106门大炮一起轰鸣,短短13分钟内,它们发射了4287枚炮弹,成功突破了临津江对面敌人设置的五层防线。
据史料记载,当志愿军开始过江时,南韩的第一师陷入了混乱,士兵们丢弃武器,争先恐后地往南逃跑,场面十分混乱。
美军顾问在现场看到,整列车队被挤得满满的,甚至有人爬上车顶,只求能尽快逃离前线。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亲自观察前线后承认,南韩部队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的意志。
这种逃跑场面并非个例。在三次战役中,志愿军与敌人接触时间不到三小时,多个韩国部队便迅速溃散。
南朝鲜第一军竟然出现整师不战而溃的情况。1月3日,李奇微被迫下令放弃汉城,1月4日,志愿军顺利进占。
李奇微在战后回忆里直言不讳地说:“南韩军队一看到中国军队,就掉头跑了。”这不是夸大其词,而是真实的战况。志愿军的夜间行军、强行军以及穿插迂回的战术,彻底打乱了美韩联军的部署计划。
对手原本认为志愿军物资不足,难以持久作战,但第三次战役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看法。在兵力安排上,志愿军的主要部队从东到西部署了6个军,正面战线超过150公里,主攻力量集中在第39、40、50、66、38和42军。
敌军溃败不仅是因为火力,更因为心理。李奇微回忆说,“中国军队有一种特殊的胆量和耐力,我们的士兵无法理解。”
13分钟的猛烈进攻,美军的工程图纸都变得一团糟了。
跨越临津江的战术展现了志愿军炮兵的高超技艺。这次行动主要由志愿军116师执行,他们将70门大炮秘密藏在雪堆下,即使敌方飞机多次侦察也没有发现。
1951年1月1日凌晨,志愿军使用“精准齐射”战术,仅13分钟内发射了4287发炮弹,成功摧毁了敌方所有地面固定火力点。现场统计显示,每个敌军目标平均遭遇了3至5次覆盖打击。
美军战地参谋惊讶地表示:“这种火力不是游击队能打得出来的。”李奇微在回忆录中也提到:“志愿军炮兵的攻击力让人惊叹。我们原本以为他们已经弹尽粮绝,显然错了。”
更重要的是,志愿军抓住了一个很好的机会——敌方飞机巡逻的空档时间。炮击一响,步兵便连夜过江,从敌人的防线左侧突破,切断了敌人的后路,导致敌人的防线前后分离。
南韩的第6师和第7师尝试反击,但未能有效组织火力,反而在我军的穿插下被切断了联系。
在战术布局上,“前炮后步”是非常关键的一环。志愿军的炮击并不是随意进行的,而是采取了“点打带打”的策略,首先针对通讯设备、指挥中心和前线工事进行精准打击,随后才对后勤线路进行压制。美国的军事观察员承认,志愿军的火力部署专业水平非常高,几乎达到了正规军的标准。
在这场战斗中,李奇微终于深刻认识到,中国军队不只是依靠人多。他在回忆录里坦承:“他们并非冲动行事,而是冷静、有策略且坚韧不拔的。”
英军的卡车被截住了,李奇微则计划用燃烧弹攻击汉城。
当志愿军向南行进时,不仅南韩的军队遭受了重大损失,就连英军也未能幸免。在第三次战役的最后阶段,英军的“皇家轻步兵团”试图在京畿道西部地区向南突围,但被志愿军第38军截住,整个团被消灭在公路上。
这次突然的战斗中,志愿军悄悄行进到指定地点,只用了30分钟就完成了包围和准备开火。战斗结束后,英军的报告中说“整个营失去了联系”,而美军的文件中则称之为“非常耻辱的一仗”。
同一时间,韩国军队的指挥系统出现了大范围的混乱。白善烨带领的第一师在临津江防线的突围行动未能成功,回到汉城后情绪非常低落,据说他曾几次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,但被美军及时制止。
1月3日夜,李奇微决定放弃汉城。他亲自签署命令,让第八集团军南撤,并部署“焚毁命令”,提前引爆汉城市内的多处设施。学校、桥梁、粮库、医院,凡是能用的,全被“清除”。
1月4日清晨,志愿军进城,116师师部入驻李承晚旧官邸,发现整座城市被刻意“抽空”。李奇微后来在《朝鲜战记》中写道:“我不愿再看见中国军队进入我们的控制区,他们的推进方式令人无法预测,也令人敬畏。”
这场战斗之后,联合国军无力再向北进攻。美韩联军全部撤回了“三七线”防线,李奇微重组了第八集团军,并彻底放弃了攻打中朝边境的念头。
他们在中国军队的强大攻势下败退了。——摘自中国军网,2023年1月1日
在1951年的元旦,志愿军发起了第三次战役,成功突破了“三八线”,这一行动被称作“元旦攻势”。这次战役标志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重要进展。
热点资讯/a>
- 苏超开赛,安徽比江苏还散装
- 何小鹏只花28万,让雷军为小鹏G7“代言”?
- 5000w的比尔全是问题500w的比尔全是优点, 快船为啥这
- 老外游客吃油条忘给钱,次日带翻译过来道歉,店长一句话让老外震
- 电影《灌篮高手》换配音演员引批评 片方发声回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