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就是以色列,这也很以色列,要跨境搞人,直接战斗机开过去丢下炸弹就干活,来去自如好像进入自家后院一样,多么潇洒,多么嚣张
15架战机,10枚导弹,一场发生在主权国家首都的精准空袭,卡塔尔花费数百亿美元打造的顶级防空系统却在那一刻集体“沉默”。 这不是好莱坞大片,而是2025年9月9日以色列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上演的真实剧情。
当爆炸声在多哈北部响起,以色列国防军和辛贝特发表联合声明,直言不讳地承认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(哈马斯)高层领导人进行了“精准打击”。 以军声称,这些被瞄准的哈马斯成员对2023年10月对以色列发动的大规模袭击“负有直接责任”。
行动经过数月筹划,以军出动约15架战机,在数秒内向目标发射了约10枚精确制导弹药。袭击发生时,哈马斯代表团正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加沙地带停火方案。 据卡塔尔内政部称,一名卡塔尔安全部队成员在袭击中遇难,另有数人受伤。 哈马斯方面证实有5名成员死亡,但领导层无人遇难。
最令人费解的是,卡塔尔这个拥有F-15QA战机、“爱国者-3”、“萨德”反导系统等豪华防空装备的国家,其防御网络在以色列战机面前仿佛形同虚设。 卡塔尔的防空系统不仅未能拦截以军导弹,甚至没有发出任何预警。
这种异常情况引发了许多猜测。 有分析认为,以色列空军与美制装备之间的高度兼容性,可能使其有能力在短时间内瘫痪卡塔尔的雷达和指挥网络。 但更引人深思的可能性是,卡塔尔的防空体系几乎完全依赖美国支持,从后勤、升级到情报网络都与五角大楼紧密相连。 美方如果有意“限制”卡塔尔的防御能力,甚至在关键时刻关闭或屏蔽部分功能,并非难事。
白宫方面表示,美军是在以色列对卡塔尔发动袭击“前一刻”才接到通知。 一名以色列高级官员则告诉媒体,美国总统特朗普“批准”了这次袭击。 袭击发生后,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“真实社交”上发文称,袭击是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单方面的决定,而不是他的决定。 他声称自己“立即指示特使向卡塔尔通报即将发生的袭击”。
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安萨里在社交媒体上表示,这一袭击是“犯罪行为”,公然违反国际法。 他否认卡方“提前收到以军将发动袭击”的说法,称在接到美方官员电话时,多哈已经响起了爆炸声。
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烈谴责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袭击,称这是对该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公然侵犯。 伊朗、沙特、埃及、土耳其、黎巴嫩、阿联酋、约旦等地区国家也纷纷发声,谴责以方行径。
分析人士指出,以色列敢于采取如此激进行动,最核心的后盾来自美国长期且全面的战略支持。 根据美国国务院2024年对外援助报告,美国对以色列的年度军事援助稳定维持在38亿美元,这笔资金不仅用于采购“铁穹”防空系统、“箭-3”反导系统等核心装备,还涵盖了联合军事训练、情报共享等深度合作项目。
以色列的激进选择,也与国内政治局势紧密相关。 内塔尼亚胡领导的联合政府自2024年上台以来,支持率始终在低位徘徊,而巴以冲突是其扭转民意的重要抓手。 通过“跨境打击”展示政府“有能力在任何地方保护以色列安全”,可以争取国内右翼选民支持。
以色列的“无所顾忌”,还建立在其对中东地区军事力量的绝对优势之上。 作为中东地区唯一拥有完整国防工业体系的国家,以色列的军事实力远超周边国家。 此次行动中,以色列展现了精准的情报与战术协同能力,实现了“一击即中”且避免平民伤亡的目标。
这种“低风险、高收益”的战术设计,让以色列无需担心行动失败或引发大规模报复。 反观卡塔尔与周边国家,虽对以色列的行动表示谴责,但缺乏实质反制能力。 卡塔尔外交部仅发表声明称“此举严重违反国际法”,沙特、阿联酋等海湾国家也仅呼吁“保持克制”,未提出具体制裁或军事支持措施。
卡塔尔长期以来是巴以冲突的重要斡旋方,曾多次促成双方停火谈判。 此次袭击无疑会削弱其调解意愿。 分析人士警告,以色列的行动切断了一条重要的和谈渠道,未来巴以冲突可能陷入“无调解、无停火”的恶性循环,甚至外溢至海湾地区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这种“主权例外论”可能引发连锁反应。 若其他国家效仿以色列,以“打击激进组织”为由在第三国领土采取军事行动,中东地区本就脆弱的安全秩序将彻底被打破。
多哈的爆炸声不仅震动了中东外交版图,更是向所有依赖美制武器的国家发出了一个冷酷提醒:当你把国家安全寄托在他国装备上时,真正的控制权永远不在自己手中。
热点资讯/a>
- 苏超开赛,安徽比江苏还散装
- 何小鹏只花28万,让雷军为小鹏G7“代言”?
- 5000w的比尔全是问题500w的比尔全是优点, 快船为啥这
- 老外游客吃油条忘给钱,次日带翻译过来道歉,店长一句话让老外震
- 电影《灌篮高手》换配音演员引批评 片方发声回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