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行人买二手车从不犯的 5 个错,新手看完直接避坑
如今,二手车因性价比高,成了不少人购车的首选。但对新手来说,二手车市场水很深,稍不注意就可能踩坑。而内行人买二手车时,总能轻松避开那些常见陷阱,关键就在于他们从不会犯这 5 个错,新手只要学会,也能直接避坑。
一、不做功课就盲目看车
内行人买二手车前,都会花时间做足功课,可很多新手却觉得 “看顺眼就行”,连基本的车型行情都不了解。比如有的新手不知道某款车的通病,买到手后才发现频繁出故障;还有人不清楚同款车的市场价,花了远超合理范围的钱。
有效方法:新手在看车前三五天,先通过汽车之家、懂车帝等专业平台,查清楚目标车型的市场均价、常见故障、保养成本。同时,记录下不同年份、里程对应的价格区间,做到心里有数。比如想入手一辆 3 年车龄、里程 5 万公里左右的丰田卡罗拉,先查好这个配置的二手车普遍在 8 - 10 万元,遇到报价 11 万以上的,就基本可以排除。
二、只看表面忽略车况
很多新手看二手车时,只盯着车身外观新不新、内饰干不干净,觉得 “看着好就是好车”,却忽略了核心的车况。有些商家会给车辆做 “表面功夫”,比如重新喷漆掩盖划痕、清洗内饰遮挡磨损,可发动机、变速箱等关键部件存在的问题,新手根本看不出来。
有效方法:首先,仔细检查车身缝隙,若缝隙不均匀,比如车头和车门的缝隙一边宽一边窄,可能是车辆出过事故进行过维修。其次,打开引擎盖,观察发动机舱内的管线是否杂乱、有无漏油痕迹,正常的发动机舱管线布局规整,表面基本干净无油污。最稳妥的是,花 200 - 300 元找第三方检测机构,像查博士、中保研等,让专业人员用设备检测车辆是否出过重大事故、有无泡水、火烧等问题,检测报告能作为判断车况的重要依据。
三、轻信口头承诺不签合同
新手买二手车时,很容易被商家的口头承诺打动,比如 “这车没问题,有问题你来找我”“我给你保证一年之内不出故障”,可却没把这些承诺写进合同里。等后续车辆真出了问题,商家翻脸不认账,新手维权都没证据。
有效方法:无论商家口头承诺多好,都必须签订正式的二手车买卖合同。签合同前,要仔细核对合同中的每一项条款,特别是关于车况、售后保障、违约责任的内容。比如让商家在合同中明确写明 “车辆无重大事故、无泡水、无火烧”“自购车之日起 3 个月内,若车辆出现发动机、变速箱故障,商家负责免费维修” 等。同时,要注意查看合同中是否有隐藏条款,比如不合理的违约金、额外收费项目等,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让商家解释清楚,确认无误后再签字,并且自己留存好合同原件。
四、不查保养记录和出险记录
车辆的保养记录和出险记录,能反映出车辆的使用情况和历史状况。可很多新手不知道要查这些记录,导致买到了保养不当、频繁出险的车辆。比如有的车之前经常没按时保养,发动机损耗严重;还有的车出过多次重大事故,虽然表面修复了,但核心部件已经受损,后期使用隐患很大。
有效方法: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查询车辆的保养记录和出险记录。一方面,让商家提供车辆的保养手册,查看上面的保养记录是否完整、规范。另一方面,通过 “粒查车”“星讯查车辆”“任务侠查车” 等线上小程序平台,输入车辆的 VIN 码(车辆识别代号,相当于车辆的身份证号,通常在仪表盘左侧或车门柱上),就能查询到车辆过往的出险记录,包括出险时间、出险原因、维修部位、理赔金额等信息。如果商家拒绝提供相关记录或查询到的记录存在异常,就要谨慎考虑是否购买这款车。
五、着急交定金不试乘试驾
有些新手看到心仪的二手车,就急于成交,没试乘试驾就交了定金。可等交完定金才发现,车辆存在加速无力、刹车异响、方向盘跑偏等问题,想退定金却难上加难。
有效方法:买二手车一定要试乘试驾,而且试乘试驾的时间不能太短,最好能开 30 分钟以上,行驶路程涵盖城市道路、高速路等不同路况。试乘时,感受车辆的隔音效果、座椅舒适度、悬挂减震情况;试驾时,重点体验车辆的加速性能、刹车反应、转向精准度,同时留意发动机运转是否平稳、有无异常噪音,变速箱换挡是否顺畅。如果在试乘试驾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,哪怕是小问题,也要及时和商家沟通,解决问题后再考虑是否交定金。另外,交定金前要和商家约定好,若后续因车况问题或其他合理原因不想购买,定金必须全额退还,并把这个约定写进定金收据里。
买二手车是一件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事,新手只要避开这 5 个错误,按照对应的有效方法去做,就能大大降低踩坑的概率,买到一辆性价比高、车况好的二手车。
热点资讯/a>
- 苏超开赛,安徽比江苏还散装
- 5000w的比尔全是问题500w的比尔全是优点, 快船为啥这
- 何小鹏只花28万,让雷军为小鹏G7“代言”?
- 老外游客吃油条忘给钱,次日带翻译过来道歉,店长一句话让老外震
- 电影《灌篮高手》换配音演员引批评 片方发声回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