莎头赢了比赛却输了资格,积分被巴西组合碾压,只能苦等外卡
10月1日晚,王楚钦和孙颖莎3-0干净利落地赢了,结果赛后一算积分,人傻了。赢了冠军,却可能连年底总决赛的门都摸不着,这事儿听着就有点憋屈。
场上那球打得,陈垣宇和蒯曼这对小将几乎连反应的时间都没多少。孙颖莎的正手跟炮弹似的,王楚钦的反手衔接就像焊上了一样,密不透风。尤其第三局咬到9平,孙颖莎突然一个变线,王楚钦紧跟着一板拧拉,比赛结束。整个过程,行云流水,看着就是一种享受,让你觉得他们就该是冠军。
场上是王者,场下却得看规则的脸色。问题就出在这个积分上。就算“莎头”组合把中国大满贯这2000分稳稳拿到手,也还是够不着巴西那对雨g果/高桥布鲁娜的积分线,人家早就超2000分了。人家可没闲着,印尼站冠军400分,马来西亚站又是400分,新加坡站亚军300分,一站一站硬啃下来的。
这就很尴尬了。我们的顶流组合,巴黎之后就打了这一站混双,之前的积分都是老本。人家巴西组合满世界跑,一分一分地攒,按照规矩,人家确实排在前面。这就把皮球踢给了主办方,一张外卡,成了“莎头”唯一的救命稻草。
其实给外卡这事儿,以前也不是没有过。去年新加坡大满贯,日本的张本智和/早田希娜就差了50分,最后主办方还是给了外卡。说白了,总决赛不光是比赛,也是一门生意。有人气,有关注度,比什么都重要。“莎头”的单打门票早就卖光了,要是他俩配混双,那加场的票估计一个小时就能抢没。
圈里也有人透露,香港那边给外卡的标准,一看人气,二看贡献。“莎头”这两样都不缺,粉丝基础大得吓人。给他们外卡,既满足了观众的期待,又能把赛事的关注度拉满,何乐而不为。
不过,“莎头”的教练团队倒是很淡定,说他们现在的重心还是在单打上,混双偶尔配一配,找找感觉。就算真给了外卡,去不去还得看两人的时间安排和备战节奏。毕竟,他俩的单打积分早就稳进总决赛了,观众反正都能看到人。
说到底,规则是死的,但看台上的呼喊声是真的。主办方想听哪个声音,就看他们的算盘怎么打了。球迷们想看的,也从来都只是那个画面:“莎头”两个人,一起站在混双的赛场上。
热点资讯/a>
- 苏超开赛,安徽比江苏还散装
- 5000w的比尔全是问题500w的比尔全是优点, 快船为啥这
- 何小鹏只花28万,让雷军为小鹏G7“代言”?
- 老外游客吃油条忘给钱,次日带翻译过来道歉,店长一句话让老外震
- 电影《灌篮高手》换配音演员引批评 片方发声回应